<h1>中国书画网</h1>
首 页
网站简介
历代书画家
近现代名家
当代名家
院士展厅
分类展厅
书画销售
人体艺术
书画知识
联系我们
 
最新动态
+ 艺术动态
+ 书画征稿消息
+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
+ 拍卖消息
+ 书画展览消息
+ 书画收藏
+ 艺术争鸣
+ 书画新闻
参展指南
我要参展
参展须知
 
 
 您现在的位置: 大中华书画网 >> 书画知识 - 文艺精品的标准是——就高不就低

文艺精品的标准是——就高不就低

出自:辽宁日报    发表时间:2010/7/26 20:31:31    点击率:601

  编者按 今日,本报推出“思想平台”专栏,旨在给当下一系列文艺领域的热点问题讨论开辟一方园地。 6月中下旬以来,《人民日报》陆续刊发了廖言所写的《文艺精品:为人民而生》、《群众文化:为人民而坚守》、《文艺批评:为人民而担当》三篇文论后,一系列文艺领域亟待廓清的问题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,为了让读者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,本报拟邀请专家学者对文艺精品、文艺批评、群众文化、大众文化等问题进行更细致的讨论。欢迎广大读者参与。

  先有精品,后有品位

  从理论上来说,艺术精品永远不嫌多,永远是稀缺,但事实却并不一定如此。事实是,我们的文化市场正表现得空前“灵敏”和“宽容”。只要某种艺术产品供不应求,迅速就会涌现出来,价廉且“看上去很美”。你别管我是山寨还是水货,反正库存足够。有很多时候大众文化需求就是被这些山寨、水货式的文化复制品给草草打发了,就像一个人,在懂得真正的美食之前,已经吃惯了劣等食品;他即使是存了享用佳肴的念头,也没法消受了。这种情况下,就不能只是埋怨大众文化品位的低俗——其实“大众”也有点冤:我倒是想有品位呢,我有的选择么? 
 

  可以看出,市场和大众需求之间,有个双向牵制的下滑力量,一旦循环起来,即使有文化精品出现,也不见得被赏识:一方面是,市场迁就大众文化需求,认为越是低俗,喜欢的人就越多,利润就越大,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“自由市场”只会把文化品位往下拉;另一方面,大众一旦习惯了劣质文化,就再也想不起来“精品”的样子。“在此之前,一个没有诗人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。可既然人失去了对诗的需要,他还能察觉到诗的消失么?”(米兰·昆德拉《小说的艺术》)平庸低劣的品位一旦形成,也是根深蒂固的,也是具有充分自足性的,何况还有“文化多元主义”作为理由,因此,也就不再有对于“精品”的强烈需求了。反过来说,也是一样,即使在“大众”当中有“小众”想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,他们在这个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为前提的文化市场上,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
  我们经常听到从事艺术产业的人抱怨观众水平太低,听不懂昆曲,看不来芭蕾,只喜欢郭德纲和小沈阳;与此同时,民间确实有人喜欢芭蕾想听昆曲,尤其像话剧、评剧、歌舞剧等雅俗共赏的文艺样式,更有观众缘,可是实在不知去哪里看。如果我们的文化市场就是这样来“满足大众”的,为何又来冤枉大众“品位低俗”?

  事情还有另外一面。“大众”作为一个群体之名,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,是由无数个体组成,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欲求实在无法互相取代。所以,大众的需求,也并不能“被”一个文化市场的供求曲线所“代表”。以“市场需求”来代替大众需求的文化生产,打着大众的旗号,却并不见得满足得了大众,得到满足的只是文化商人。

  由此可见,以市场为目标来“打造”艺术“精品”,这是不可完成的任务,其矛盾之处在于:以市场为法则的文化商品消费,其方式是“就低不就高”;而以精神性和艺术性为前提的“艺术”创作,其原则应该是“就高不就低”的。在培育艺术精品之际,不可能既兼顾到大众中的“量”的平均化——也即平庸化——的需求,又同时考虑到“质”——即文化品位的提升。二者既不能兼顾,就只能照顾到其中一方面。近年来文化市场渐渐混乱,频频爆出书画市场失序、出版瓶颈等现实问题,充分证明了单一的市场法则对于文化消费和市场自身的戕害,——且不说这对于民族文化根基的根本性的和长久性的伤害,所以,经验告诉我们,只能采取艺术的“就高”原则,即充分发掘和创作、推出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价值的精品,以此培养艺术品位,提升大众作为群体的艺术欣赏层次。文化层次提高了,或者说分层清晰了,文化需求渐渐多样化起来,才会培育一个成熟的文化“分众”市场,进入良性互动阶段,无论是对于市场,以及文化自身,还是那无名而庞大的“大众”,才是真正地满足及尊重。

  “打造”会使“灵光”失去

  精品首先是艺术。呼唤艺术“精品”,是因为我们相信只有艺术才能做到的事情,别的任何事物取代不了。从这个意义上说来,精品艺术的生命力,在于它首先要是最纯粹、最典型的艺术。

  关联着“精品”,有个常见的词,叫做“打造精品”。也许是因为这个短语的常见,人们对于“打造精品”这一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也渐渐习焉不察、习以为常。我反对“打造”,不是因为觉得这个说法有问题,而是觉得这个做法和想法容易出问题。一旦进入到“打造”的思维中去,就等于承认,艺术是生产,创作类似于工业。这意味着:从过程而论,“打造”是完全可以按照一个流水线的模式来完成的,之前有图纸有策划,之后可以验收,凡是不符合设计的,便沦为“半成品”、“废品”;从性质而论,它可以是一种机械复制行为,或者,至多也就是一种通过类模板化,仰仗分工来精细生产的类型化产品;从主体方面来说,“打造”可以集中多人的智慧,具备集群化的特征,因此有可能是集体行为;从结果来看,下了流水线则可以顺利进入市场,加上之前的包装策划,目标定位,之后的宣传造势,整个过程产销基本配套。——如此一打造,怕的是,产品出来了,艺术没了。

  确实,好莱坞电影、高收视电视节目、港剧韩剧日剧、畅销书、动漫游戏……在多媒体时代,面向公众的艺术样式,确实出自“工业”,出自文化产业。但是,出自梦工厂、出版社、画廊的商业策划,“打造”的出品,还怎能算是纯正的艺术作品?艺术的本质与“打造”这一行为如何兼容?

  这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。

  本雅明认为: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,即照相术和电影的发展,艺术的本真性被完全破坏掉了,之前时代的那种艺术的“独有的”表象和外观已经不存在了。由于原本和摹本(及机械复制品)的地位已经抹平,所以人们急于通过复制技术来接近原本,崇拜价值开始被展览价值取代,于是各种符号性、替代性的东西开始涌现,本真性再也无人关心了。

  本雅明所处的机械复制时代已经走远,目前这个电子和数码时代给人的印象是,艺术真的没用了,文化产品完全可以取代艺术——这就是甚嚣尘上的艺术终结论的论调。

  其实,驳倒艺术终结论最有力的论据,就是存在于普通民众中间的对于“精品”艺术的渴望。这种渴望,使人看到,艺术所能提供的独特的东西,是别的任何事物取代不了的。保存这样的力量,艺术就不会死亡,而保存的方式,绝对是艺术原创,而不是“打造”、“生产”、“复制”。

  我认为,艺术原创,不是指一种创作方式(因为任何创作都首先是原创),而是指一种力量,是一种对于生活有独特发现的力量。这种力量混合了艺术的和精神的维度,也包含着本雅明所说的本真性、独有性。通过这种力量人们获得新的眼光,让人们可以重新打量外在和内在于生命中的种种现实与可能,由于在现实与可能的交接处不断地往还思索,从而获得了一种超越的快乐,焕发出自身的灵光。只有具有这样的力量,使人获得“灵光”的创作,才堪称精品;而拥有这样原创力量的艺术精品,才有可能与“就低不就高”的消费导向相抗衡,才有可能经历时间的汰洗,最终成为经典;而在后世的历史中,我们的时代,终将因为这样的艺术经典而被铭记。

  □苏妮娜

 


 


 
 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广告联系 | 本站章程 | 版权声明 | 常见问题 | 联系方式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© 2008 -2010 汉唐书画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6093847号-1 
总部:中国·北京 事业发展部:广东·惠州  联系电话:0752-2356123 邮箱:zhsh5000@163.com
中国文明网